新双峰评论 | 基层减负:从形式主义中解绑
2022-09-15 08:30:00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 编辑:李娟 |          浏览量:45598

新双峰评论员 邓紫瑶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9月9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精文减会,减负“文山会海”。尽管中央一直强调精文减会,但当前在基层工作中仍然存在文件时时发、会议层层开现象,基层干部无奈变身“会哥”“表姐”,白天开会、晚上处理文件、周末报表。基层才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群众是否满意才是衡量工作到不到位的标准。必须落实“精文减会”,以田间地头的“坝坝会”代替无实质意义的会议,以沾满“泥土芬芳”的民生问题台账代替不必要的表格,解放基层干部,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一线调研、为民服务上。

求真务实,减负“空喊口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在完成上级传达任务时,常存有坐在车里转一转、摇下车窗看一看,拍拍照便打道回府等形式主义作为。“基层减负”贵在落实,难在坚持。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正视“减负”,少一些“口号式落实”,严格落实按照《通知》要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打折扣贯彻执行政策,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走好减负“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干部干事有榜样、有冲劲。

做深做实,减负“痕迹办公”。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本是抓好工作落实的“指挥棒”,但在部分基层考核时常存有不看实效看台账、看清单、看影像资料,使得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疲于拍照、留痕却忽略了工作实效;对此,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置指标,不唯“痕”是举、凭“迹”说话,不以台账多少论优劣、以材料多少论好坏、以“痕迹”多少论成败。把考核的重心放在取得的实绩上、人民的满意度上、群众的口碑上。让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奔走,在在“窝棚社区”停留,真正使广大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从留“痕”留“迹”上转到干事创业上来。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下载APP